中华起名网
欢迎您访问中华起名网!中华起名网—华语世界宝宝起名领导品牌!名道公司起名专家湖南卫视《越策越开心》节目特邀嘉宾,让您尽享尊贵,为您提供一流的起名服务!婴儿起名、宝宝取名、婴儿取名、宝宝起名、公司起名,倾听所需,订制所求。中华起名网取名咨询服务热线:029-88218999 88225659您的满意将是名道专家团队最大的快乐!名之有道,道法自然!名道公司宝宝传奇人生的缔造者!
首页
宝宝起名
起名申请
起名流程
起名资费
客服中心
专家团队
关于我们
起名视频
留言板
联系名道
起名服务
宝宝起名 个人改名 学生改名
公司起名 品牌命名 产品起名
名道专家1: 名道专家1
客户经理1: 客户经理1
客户经理2: 客户经理2
起名热线:029-88218999
名道起名服务
名道命名
起名中心
起名流程
帮助中心
起名套餐
起名申请
在线咨询
服务价格
宝宝案例
选择名道
名道客户服务
客服中心
支付中心
客户空间
名道公告
专家团队
满意保证
版权声明
隐私保护
关于名道
联系我们
免费测名 | 起名答疑 | 跟我学起名 | 越测越开心 | 起名工具 | 名道资讯 | 名字点评 | 妈妈宝宝 | 成长之道 | 百家姓 | 国学经典 | 走近佛教
首页 >> 走近佛教 >> 佛学入门 >> 佛学入门
文章搜索

〖唐太宗与佛教〗

2007-6-2 作者: 起名取名 (人气:) 来源: 名道国际网
核心提示:
  我国佛教在盛唐时,素称为黄金时代,因为唐太宗皇帝不但是位 有道明君,而且也是一位护法仁王,凡是看过唐朝小说的人,都 知道有一个小秦王李世民,他带了一支军队东征西讨,南争北战, 为他的父亲打天下,他的父并唐公李渊,也是唐朝开国的第一任 皇帝,太宗是他的次子。唐室江山是他一手打下来的。

我国佛教在盛唐时,素称为黄金时代,因为唐太宗皇帝不但是位有道明君,而且也是一位护法仁王,凡是看过唐朝小说的人,都知道有一个小秦王李世民,他带了一支军队东征西讨,南争北战,
为他的父亲打天下,他的父并唐公李渊,也是唐朝开国的第一任皇帝,太宗是他的次子。唐室江山是他一手打下来的。

隋朝末年,炀帝无道,天下大乱,到处都是盗匪,他们据地称雄,各霸一方,秦王世民,仁贤爱民,仗义轻财,以德服人,天下归心。当他起兵打天下时,他父亲对他说:“将来破家亡躯的是汝,化家为国的也是汝。”后来他果然启兴唐室,统一天下。

太宗有两个没有出息的兄弟,那就是太子建成、齐王元吉,在武德九年,他们嫉妒秦王的势力,商量谋杀世民,结果都被秦王的大将们所杀。不久,高祖退位给世民,他三十岁登位后,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贞观天子。

跟随他打天下的如:程知节(咬金)、秦叔宝(秦琼)、徐绩、魏微、尉迟敬德(尉迟公)、李靖、萧禹、殷开山、张公瑾、长孙无忌、杜如晦、房玄龄、虞世南等文武大臣,都是凌烟上标名
的忠臣,而且这些人都是佛教徒。

小秦王,破阵乐

太宗皇帝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,在世界各国也都很有名,外帮小国都称他为“天可汗”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时,有一次,从王舍城入祗罗国,祗罗国的国王亲自郊外迎接法师,见面时就问道:“贵国有贵人出世,作小秦王破阵乐,是怎么一回事?请法师为我解释说明。”于是玄奘法师便将太宗皇帝如何的神勇英武,削平天下,躬行尧舜之治等事,加以描述了一遍。祗罗国王听后大惊,起身向东稽首道:“我当朝贡,拟与法师偕行。玄奘法师将他自己所作的“制恶见论”给国王看,国王阅后,钦叹的说:“此论一出,可谓日光既升,莹火夺明了。”并赠送青象名马,助法师驮经而还。

太宗德政,为民吞蝗

太宗在位,德政很多,例如他放出宫女三千,还她们自由之身,回家团聚;纵放死囚四百人,各人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时,再来受刑服役,四百人都能按时回来,一个也不会逃走,以德服仁,罪犯囚徒为所感。

还有太宗下旨禁止笞背等酷刑,一年之中,只有二十九人犯罪囚监的记录。人民夜不闭门,路不拾遗,这都是秦汉以来所未有的仁风德政。

有一年七月,发生蝗虫为害苗圃,灾情惨重。太宗在宫中捉了一只蝗虫,对著蝗虫愤然的说道:“民以谷为命,而汝害之,是害吾民也。百姓有过,在我一人,汝如有灵,当食朕身,无害我民。”责叱后,将要吞食此蝗,左右待臣,怕皇上服下蝗虫受毒害,要求代为吞食。太宗皇帝说:“所愿移灾朕身,我为什么因疾不食呢?”随即将那只蝗虫吞食之。从那一次起,太宗在位数十年,蝗不为害。贤君爱民如子,有什么灾祸,他愿个人承当。这就有愿代众生受苦的菩萨心肠。

唐太宗下诏度僧

太宗登位后的第一年,就传旨诏京城有道德的高僧们到内殿行道七天,为国祈安,并超度多年来死于战乱的阵亡将士和无辜伤亡的人民,同时,也在同一年下诏天下度僧三千人,在他的诏文中有这样一段说:“朕近因丧乱,僧徒减少,华盖宝塔,窥户无人,绀发青莲,栉风沐雨,寺宇凋毁,良用抚然。”可见当时战乱的破坏与人口的死亡了。因此,他诏中说:朕要天下有寺之处,都令地方官度人出家为僧尼,总数以三千为限……务取精诚德业,不问年龄长幼,“朕鉴于有些僧徒,溺于流俗;或都假托神通,妄傅妖怪;或谬称医筮,左道求财;或都造诣官曹,嘱致赃贿;或者赞胃焚指,骇俗惊愚。假使有一于此者,皆大亏圣教,朕为了护持正法,对于如上所说的不合佛法,败德无行的僧尼,是决无宽舍,务使法门清整……伽蓝净土,咸知法味,菩提觉路,绝诸意垢。”我们在他这段诏文中,可以看出太宗皇帝对佛教的了解和正信了。因此,那时的出家僧团,都能清净无染。出家人数,在量的方面说,虽然不多;可是,在质的方面,学问德道都很高。

为战亡人,设斋行道

唐贞观二年三月间,太宗皇帝念及当初平定天下时,诛戮的人数太多,内心颇为不安。所以,将他的御服,布施各寺诸僧,并且礼忏超度。在他那“为战亡人设斋行道”的诏书中,很沉痛的说出他内疚的话来,他说:“朕为了禁暴用兵,盖不获已。自隋末创义,志存拯溺,北征东伐……凡所伤殪的人,是难用胜纪的。虽然他们是逆命乱常,自殆殒绝;可是恻隐之心,还是追意怆恨,生灵之重,能不哀矜。故使他悄然疚怀,无忘兴寝。想起释氏之教,深尚仁慈,禁杀三科,杀害为重,朕所以意念及此,就弥增悔惧了。”

在他征讨期内,亲手所诛剪的人,前后之数将近二三千人之多。为了此事,他命令有司之官,在京城各寺内,建斋行道,竭诚礼忏,“并将朕所服之衣物。尽充舍施,冀此功德,使三途之难,因斯解脱;万劫之苦,也籍此弘济,使那些死亡的难者,灭除怨障之心,趣向菩提之道。”可见太宗皇帝,除信佛教因果业报的道理外,时时都在担心为他杀死和战死的亡魂,对他存有怨恨之念。在一个初登大宝,年青英勇的皇帝来说,为此设想和信仰,实在是难能可贵了。

为七处战场敕建佛寺

贞观三年的十二月间,太宗皇帝又下诏,为过去行阵作战的地方,建立佛寺,在他“行阵所立七寺诏”一书中说:“纪信捐生,丹青著于图像,犹恐九泉之下,尚论鼎镬,八维之间,永缠冰炭,
所以树立福田,济其魂魄。”于是在他倡议已来,交兵作战,死亡惨重的地方,为敌我双方义士凶徒,陨身戎阵者,各建寺刹,延招僧侣。让那些死难的亡魂,闻到晨钟暮鼓之声,能够变炎火于青莲,易苦海为甘露。在七所战场上,建筑七所佛寺,第二年五月间,各地战场的佛寺,一齐竣工落成,还派有道高僧住持,并且都施给庄田的寺产。今将各地的寺名地点列后

一、破薛举于幽州,立昭仁寺。
二、破宋金刚于晋州,立慈灵寺。
三、破刘武周于汾州,立弘济寺。
四、破王世充于邙州,立昭觉寺。
五、破窦建德于郑州,立等慈寺。
六、破刘黑闼于 州,立昭福寺。
七、破霍老生于吕州,立普济寺。

寺建成后,敕虞世南、李伯药、褚绪良、颜师良、颜师古、岑文本、许敬崇、朱子奢等七位大臣,为以上七寺巽新寺碑志。

贞观三年的那一年,天下丰收,斗米三钱,夜不闭户,行旅不带食粮,一年断刑二十九人,天下大治。太宗对群臣说:“这都是宰相魏徵的功劳,他劝我广行仁政,现在果然受效。”不是仁君,就不能听良臣之言,去广行仁政,天下也就不能大治了。不过,良臣要遇明君,才能施展他的才能;如非明君,有良臣也不为所用。

贞观廿年,太宗还征辽回来,也下诏为阵亡军民等延僧超度,在幽州创建忠阎寺。

玄琬法师,为太子师

贞观二年,太宗皇帝诏玄琬法师入宫,为妃嫔及皇太子诸王等,受菩萨戒法,太宗皇帝对玄琬法师,颇为敬重。法师于贞观十年十二月圆寂。他圆寂时,留有遗表奏章,对太宗皇帝说:“圣帝
明王,恭敬三宝,出家的沙门,如果犯法,不应与民同科,送交所属,以僧律治之(现在泰国、锡兰等佛教国家,出家人犯了法,送交僧属的机构,先将僧装卸掉,除去僧人资格,穿上俗服,成
为在家人,然后才能判他的罪刑)。并呈上遗作“安养论”和“三德论”。太宗均能嘉纳其言,下诏哀吊,同时并派太子前往敬吊;同时传旨敕令有司之官,负责一切葬义的费用。出家人奉旨国葬的,在唐朝是从玄琬法师开始,并在他所葬的地方建一佛塔,敕令庶子李伯乐为法师撰碑纪念,可见皇上对玄师的敬重了。

因尊李老二僧遭贬

贞观十年,太宗以道教祖师,老子李耳是他李氏的先宗,诏令从斋供行住,要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,因为过去屡朝都是佛先道后的,现在忽然要道先僧后,当时京城的法师们,都愤然上表极谏。
可是,有司之官,不敢接纳上报。当时有位智实法师,率领宿德高僧们随驾上表抗议,内容大意是“会道士在僧之上,岂敢拒诏,老君垂范治国治家,他所穿的服装,初无改易,他也没有建立观
宇,不领门人,他是处柱下以全真,隐龙德而养性。可是,现在的道士,不遵其法,所著的道冠,皆是黄巾之徒,实非老子的后裔,他们所行的是三张之鬼术,也不是老子五千玄言,反同张陵谩行章醮。他们从汉以来,常以鬼道,化于浮俗,妄托老君之后,实在是左道之苗,如果让他们在僧尼之上,诚恐国家同流,有损国化。因此,将道经以及汉魏诸史,佛先道后之事--说明。”…当时太宗见表后,很赞其卫教之忱,派遣宰相岑立本去安慰他,送他回寺。可是,智实法师的个性很强,他不达到目的,不肯离去,固执不奉诏命,因此,触恼了圣怒,杖法师于朝堂之上,着民服发配到广东潮州。

当智实法师获罪时,有人讥笑他不自量力,自取其有辱,法师听后对人说:“我固然知道这样做,不可能使皇上改变诏命,明知不可为者而为,是要后人知道大唐有僧耳。”闻者莫不慨然下泪。
叹惜不已?

不念观音,唯念陛下

另一位汪琳法师,也因此事作论反对,到了贞观十三年,有道士秦世英,检举琳师著论,讪毁皇宗,有旨逮捕琳师,琳师知道此事,就变服自缚,亲往请罪,皇上有旨说:“据你的论文说:有念观世音菩萨,临刑不伤。今汝所犯之罪,当坐大辟。现赐你七天假,你可以勤念观音圣号,看你能否临刑,自免不死。”琳师奉制,七日之中,一无所念。七天后,诏问琳师,七天所念观音的感应如何?琳师答称“一无所念。”再问“为什么不念,”琳师答道:“隋季失德,四海沸腾,陛下廊清寰宇,道治生灵,琳自七日已来,不念观音,唯念陛下。”太宗惊奇他的话,派御史韦琮去详问琳师念陛下之意如何?琳师答道:“观音至圣,垂形六道,上天下地,皆为施救,今陛下御临宸极,万国欢心,文治至平,灵鉴无外,圣与观音齐等,所以唯念陛下。同时我志在宣扬佛教,以助皇化。使人民畏惧因果报应,畏刑罚而不敢为恶,琳何求而敢有所讪谤呢?陛下如果察琳忠于国事,则所谓临刑自免了。假使仍以谗言是信的话,则琳伏尸无地了。”御史韦琮回奏其言,然而道士们不断上表谗谐琳师,因此琳师免其死刑,发配到四川益州的地方去。后来那个谗害法琳法师的奏世英,也因获罪被杀也。

太宗终其一身,只有对尊老之事,开罪了佛教两位法师,其他对护持正法、度僧、译经、建寺之事,皆做得很多。

仁君至孝 建寺报恩

贞观三年,太宗为报亲恩,将自己旧宅,改建为兴增圣寺在他建兴圣寺的诏中有永怀慈训,欲报无从,言念因果,思凭冥福。通义宫是皇家的旧宅,制度弘敞,以崇仁祠,敬增灵佑,宜舍为尼寺,以《兴圣》为名。贞观四年,有诏命上宫,绣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释迦文佛圣像,安奉在胜光寺。佛像安座时,还

贞观五年,太宗又为穆太后,在庆善宫内造慈德寺,昭陵建瑶台寺。并请玄琬法师在禁内德业寺,为皇太后写佛藏经;又在延兴寺更造藏经,派玄琬法师为造藏的监护,精选法师十人校正。并诏智光法师在大兴寺,翻译宝星经等五部,有佐仆射房玄龄等为监护。

贞观六年,又有诏旨将太原的旧宅,改为天宫寺。八年又为追念穆太后,在台城以西,真安城内建弘福寺,太宗曾亲自到弘福寺为佛像开眼。

贞观十六年,为穆太后御撰,追福愿文致弘福寺,文中说:“圣哲之所尚者──孝也,仁人之所爱者──亲也。朕幼荷鞠育之恩,常蒙抚养之训,蓼莪之念,何日去忘?罔极之情,昊天匪报。昔子路叹千钟之无养,虐丘叹二亲之不待,方寸乱矣!信可悲乎!每痛一月之中,再为难疚,兴言永慕,衷切深衷,欲报无因,惟凭冥助,敬以绢二百匹,奉慈悲大道,倘至诚有感,冀消过往之愆;为善有因,庶获后缘之庆。”

这一篇真情流露的原文,句句都是至孝之言,沉痛之语,可见太宗对其太后的孝念之真切了。

自称菩萨戒弟子

贞观十五年二月间,有一天,太宗皇帝到弘福寺内,召见大德僧伽道懿法师等五人,请他们坐下来,用闲谈方式,说明自己的心意:“朕屡次创建佛寺,专为追念先母穆太后…。”皇帝一谈到
穆太后时,竟言发涕零,龙目掉泪,使得懿法师等为之感动,也陪着掉了不少眼泪,皇帝自己所撰的疏文中,自称为菩萨戒弟子,他对懿法师等解释道:“因为老子是朕之先宗,所以令其名位,在僧尼之前,我知道卿等对此将感愤恨。”道懿法师忙奏道:“陛下尊崇祖宗,懿等荷蒙国恩,安心学道,诏有天下,大家都能了解圣心,那里敢有所不满呢?”太宗知道法师们对此事,不无介蒂在心,随着又自我解释道:“尊祖重亲,人生之大本,故先老子以别亲疏之序,非不留心于佛教也。自有国以来,朕从未创立一所道观,凡有功德,皆归僧舍。你们看!我将自己太原的旧宅,都改建了佛寺。过去虽然在操戈临阵之时,我也不愿滥杀无辜;而今凡有战场的地方,都建立了佛寺。朕心如此,恐怕卿等还不能了解呢!”道懿法师等闻后,赶忙起立合掌称谢,皇帝阻止道:“你们请坐,不用多礼,这是朕的心意,若不道出,恐人有所不知。”当时天气很热,寺内的设备不全,皇帝很关心的说:“今后所施,可以另建经寮,让他们僧众,可以宽展行道。”

仁王护法,敕书遗教

贞观十八年,太宗皇帝下诏道:“如来灭度,时以末代浇漓,佛法付嘱国王大臣,护持正法,然而僧尼出家,戒行须备;若纵情放逸,触途烦恼,关涉人间,动违经律。那既失如来玄妙之旨,又亏国王受付之义。《佛遣教经》是佛陀涅 时所说,戒敕弟子,甚为详要,末俗缁素,并不崇奉,大道将隐,而微言且绝,寡人为了永怀圣教,用思弘阐故令有司之官,差选书手十人,多写此经本,务必要尽力施行。凡是京城中,五品官位以上者,以及诸州的剌史们,都各人付给一卷,若见僧尼业行与经不同者,应当公私劝勉他们,依教遵行。”太宗皇帝知道务僧之本,在于佛陀遗教,故今有司之官,书写此经,劝勉僧尼行道。

杜顺和尚,号日帝心

文殊菩萨化身的顺大法师,困其俗家姓杜,所以当时人都呼他为杜顺和尚,他是宰相杜如晦的族长。年少时就为隋文帝所崇敬,并且按月给俸供养他,太宗皇帝对他更为敬重,常常引入宫中奉
之如佛,敕赐封号曰帝心。

法师专宗华严,为华严宗的一代祖师,也称为华严和尚,著作有华严法界观等书。法师的神奇事很多,有病者来医治,法师与病者对面而坐,不一会病人即霍然而愈;或者生而聋者,法师召其
与言,聋即痊愈,或有生来即哑者,法师和他谈话,他就能开口说话,或有狂颠者,法师要人领他到禅室,在其室内稍坐片刻。即病愈而去。

有一次法师要渡河,临溪涉水而过,跟随的侍者。骇怕不能过水,法师用手牵著同行,这时溪中的流水,忽然断流,让他们过去,其神异如此,难怪太宗要奉之如佛了。

贞观十四年十月,杜顺和尚在义善寺坐化,有弟子朝五台山,礼拜文殊菩萨,刚跑到山下,见一老人对他说:“文殊菩萨在终南山,现在的杜顺和尚就是。”弟子知道此事赶回来时和尚已经圆寂了。

傅奕谤佛,招报经过

有位信仰道教的太史令傅奕,在唐高祖时就七次上疏请求皇上,废除佛教,最初高祖皆置之不理。可是他一次一次的上表,上表的次数多了,对佛教没有研究的唐高祖也为其邪言所动。有一天,高祖把傅奕的奏章交给大臣们傅阅,徵求群臣的意见,大臣们都说:[佛教兴于前朝,弘善遏恶,冥助国家,理无弃废.]同时,宰相萧禹对傅奕谤佛愤然的。说:“佛,圣人也,而奕非之;非圣人者,当治其罪。”那知傅更狂妄的说:“圣人之大伦,莫如君父,佛以世嫡,而叛其父,以匹夫而抗天子,你肃禹不是生于空桑(即沙门),而尊崇这种无父之教,非孝者无亲。”禹相对此不可理喻的狂者,只有合掌说:“地狱正为此人设也!”结果闹得不欢而散。  有一天,高祖问群臣道:“傅奕常说佛教无用,你们以为如何?”左仆射裴寂奏道:“陛下昔倡义师之时,就是志凭三宝,曾言登位后,誓弘佛法,现在六合归仁,富有四海,而欲信傅奕的话,废除佛教,岂不是亏往昔而彰今过吗?”

  高祖又将傅奕的奏章,给佛教僧众们看,并问他们出家人与国家有什么利益?当时有法琳法师作破邪论说:“佛教彻万法之源,而孔老立言,是域中之治,凡出家者,守志明道,弘善兴福,启迪昏蒙,利国非浅。”虞世南为破邪论作序赞扬,明概法师作决对论,痛责傅奕谤佛八事,又有秦王府的典仪李师政。作内德论,慧乘作辨正论十喻九箴,破道士十异九迷之谬,那一次因傅奕谤佛的事件,若不是太子建成等谋乱,秦王世民讨杀,发生兄弟骨肉相残的事件,,继后高祖退位,秦王登基,佛教要遭受一次很大的教难,因为高祖已经下旨,淘汰佛道二教,京城只留三寺一观,其他各州只存一寺,太宗登位后,傅奕又第八次上表,要灭除佛教,上表后太宗召傅奕问道:“佛法微妙,圣迹可师,而且报应显然,屡有徵应,汝独不悟其理为何呢?”傅奕说:“佛是西方桀黠流入中国,尊尚其教的人,教是邪僻之人,摸老庄玄言,饰其妖妄,无补于国家,有害于百姓。”太宗不答,压其所言恶毒。从此终身对其不齿,更不重用。傅奕在贞观十四年的冬天,暴歼而亡,在冥报记上说:“傅奕初与傅仁均、薛迹同为太史令,仁均先死,薛迹欠仁均五千钱没有偿还。有一天,夜梦仁均向他讨钱,薛迹就问他:“我欠你的钱,现在要交给谁呢?”仁均说:“你付给泥人。”迹又问道:“泥人又是谁呢?”答曰:“傅奕”,一位冯长命少府也同样梦见此事,薛迹问他:“佛经所说是否真实?”答曰:“是实有之事。”薛迹又问:“傅奕毁谤佛教,当受何报呢”他答曰:“已付越州为泥人。冯长命将其所见,入殿告诉薛迹,想不到薛迹也同样梦见此事。当时有唐临在旁,听他们两人谈论此事,薛迹送钱给傅迹时,并告诉他梦中所见之事,过了几天,傅奕就暴死了”。他们所说泥人者,就是泥犁中人,也就是死后堕入泥犁地狱的人了。玄奘法师 ,取经回国

贞观十九年正月间,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返抵国门,先由留守玄龄接待,住锡在弘福寺内,那时太宗皇帝,正在东部忙著出兵要亲征高丽,二月间,玄奘法师见驾于仪鸾殿,这是高僧与明王的初次见面,以下便是他们相见后的一段谈。

太宗见面就问道:“法师西去求法,为什么不事先相报呢?”玄奘法师答道:“当初欲西去时,我曾三次上表奏请奏圣允,或者是我的诚愿微浅,不蒙谅许。那时我因慕道心切,不得已私行偷渡西去,专擅之罪,惟深愧惧”。

太宗笑著答道:“法师出家,与俗殊隔,能够委命求法,惠利苍生,朕很高兴,你也不用为此烦恼,但念山川远隔,我奇怪法师,怎么能够到达的?”

法师说:“乘疾风者,造天地而非远;驭龙舟者,涉江海而不难。自从陛下登极后,德龙九域,仁被八区……所以那些戎夷君长,每见翔云之鸟,自东来者,犹疑发自上国,他们都 衽而敬,何
况玄奘,圆顶方袍,亲承化育的哩?仰赖陛下的天威,所以能往来天难。”

太宗歉然地答道:“这是长者之言,朕何敢当?”

继又详问奘师雪岑以西,印度境内之事,因为那些过去是“博望之所不传,班马无得而载”的地方。法师将他在印度十七年来,所见所闻的经过,详细的有条理的叙诉出来,  太宗皇帝听后,
龙心大悦,便请法师,将他十七年中,经过一百多国的见闻,写一本大唐西域记,流传后世,现在玄奘法师的这本大唐西域记,译成了很多国家的文字,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地理历史文献。

太宗对奘法师的敬仰

自从玄奘法师回国后,太宗皇帝对法师特别有缘,每天都要诏请入宫来与他谈天,大有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之感。  有一天,太宗对侍臣们说:“昔苻坚称道安为神器,举国尊敬,朕观法师,词吐温雅,风节贞峻,非徙不愧古人,实有过之远甚。”当时有司徒长孙无忌答道:“陛下明见,道安虽然高行博识,然而弘法之功,不及法师,躬趋圣城,讨论众妙,探究宗极者矣!”那时皇上正要问罪高丽,车驾齐备,就要出发听说法师回国,暂停一时,先与法师见面,那知一见面就畅谈起来,不觉天己日暮,仍然是言不尽怀。实在不想分开,就想邀请法师与他一同东征高丽,“到那里去省风观俗,我们在指挥之暇,也可以进一步的畅叙幽情,可不可以呢?”法师道:“玄奘远归,兼有疾病,不堪陪驾”。太宗似不相信,道:“法师尚能孤游绝域,今日此行,在你看来,跬步而己,你为什么要推辞呢?”法师又道:“陛下车征,六军奉卫,伐乱诛奸,那时必定有牧野之功。昆阳之捷,玄奘同去,无所相助,空负道路之费,况兵刃交战,佛制沙门,不得观视的,这一点尚请陛下原谅!”

法师搬出佛制不许的戒条来,太宗才很欢喜的接纳他的请求,留在京都翻译佛典。法师奏明他一共带回的梵本经论,六百五十七部,希望在嵩山少林寺翻译,可是,太宗不肯法师离他太远,便对法师说:“朕最近为穆太后创建弘福寺,地方清静宽敞,你可以在那里翻译,如果你需要什么,可以告诉平章房玄龄,他会为你负责一切的。”法师承诏,留京译翻经,不过,他对皇帝提出要求道:“百姓无知,见奘远归归往妄有窥看,那时不但妨疑了我的法务,兼虑有不测之患,请皇帝派监门官来防守。”皇帝很赞叹他有这些考虑,便道:“此言可谓保身之计。”下旨派官监护。

天子爱才,欲其还俗

太宗以法师德业渊博,仪表绝伦,因此想请法师罢道还俗,共襄庶政,故对奘师说:“从前三王五帝,莫不以万机事殷;不能遍理,所以有周凭十乱,舜托五臣,他们盛明之君,尚且如此,何况朕之寡味,而不寄托众哲呢?我想请法师脱却缁服,挂上勋衣,协助寡人,陈谋论道如何?

法师真想不到太宗出此一策,因此立刻陈明六点陛下不假他人之手的理由,然后用坚决的口吻说:“玄奘庸陋之人,何足以预大计,至于守戒缁门,弘扬圣法,此之诚愿,伏乞天慈,终而不夺。”
太宗不愧是个贤明的君主,见法师坚决不愿还俗,很高兴的说:“法师刚才所说的话,都是上天重祷佑,以及宗庙之灵,卿士之力,寡人怎能以此自居呢?法师既欲弘扬圣道,我也不敢违背你的高志。”这时中书令褚绪良说道:“今四海廊清,天下安宁,都是陛下的圣德:实如法师之言。”太宗笑而答道:“不如此,你要知道,珍裘岂一狐之腋,大厦必众材共成,何有君主一人独济?法师欲自全雅操,故滥相光饰耳。”

我们从这一段谈话之中,可见一代明君的心胸是如何的宽廓,一切事众缘而成。现在的人,一切好事归向自己,坏事往别人身上推,甚至有些人创事业,实在积众人所有之力量而成,可是盛名由他一人独享,连谦虚一下都不肯。看了太宗上面的话,能无愧乎?

帝与法师,相见恨晚

贞观二十二年,太宗到坊州的玉华宫,召见了玄奘法师,法师到时,太宗对他说:“朕在京城,天气苦热,所以来此山中,泉石清凉,心中很忆念法师,劳驾法师屈就来此,并询法师近来翻译什么经?”法师告诉他是弥勒菩萨的“瑜师伽师地论”,太宗亲自阅览一段后,对侍臣们说:“佛教广大,犹瞻天瞰海,莫测高深,那些九流典籍,如同汀滢与溟渤之比了。一般人都说三教齐致者,真是荒谬之谈。”因此下诏有司总官,广写玄奘法师新译的经论,颁赐九道总官,那时天下共分九道。并御撰大唐三藏圣教序,用冠各经之首,又诏皇太子,(即高宗)撰菩萨经后序,不过后来两序,皆放在藏经的前面,太宗从此,平章法义,不辍
于口,对待法师,亲于家人。

有一次,太宗问师道:“法门之益,何所为先?”法师对道:“弘法须人,度僧为最。”故于九月下旬,诏天下各郡度僧,每寺度五人出家。那时天下寺院,有三千七百多所,共度了一万七千多人出家为僧。

同年九月在京城大内紫微殿西,专为法师敕建弘法院,供给法师居住,并选有德名僧七人,陪法师同住,从此法师,白天要陪太宗谈经论道,晚上要回到弘法院翻译经典。

太宗要法师,将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,流传西竺,法师说:“佛老二教,其致大殊,且老子立义肤浅,五竺学者观之,适足见薄。”;因此没有翻译出来。

贞观二十三年四月,太宗在翠微宫,召见法师,陪他谈话后,不觉叹道:“朕与法师相见恨晚了呵!未能尽弘法之意。”他们如果早几年相遇,对弘扬佛法之事业,将有更大的成就和贡献,所
以太宗有此叹惜,后世的我们,也对此深感遗憾。太宗与法师太有缘份了,彼此也非常尊敬。可惜就在那年五月,太宗皇帝驾崩于含风殿,享年五十三岁,在位二十三年。

新唐史对太宗的赞评语云:“盛哉太宗之烈也,其除隋之乱,比迹汤武致治之美,庶几成康,自古功德兼隆,由汉以来,未有之也。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图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,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不信佛教的欧阳修,以一已的好恶,对太宗信佛教不满,就批评他中材庸主,实非持平之言,而且是违背事实的谬论。

传说欧阳修有一次,梦见很多勇士把他摄到太宗之庭,太宗怒而责道:“吾文武勋烈如此,尚不能逃子之眨,何也?”欧阳修震惧大骇而醒寤,后欲追改评语,而新唐史已经颁行矣,遂不克改过,他自己对此也曾概叹地说:“平怀最难。”此殆非偶然而云耳。

梁武帝唐太宗都是历史上有名贤明君主,因为信奉佛教的关系,都在谤佛者欧阳修的笔下成为庸主之材了。(本文参考佛祖统记、佛祖历代通载、释氏稽古略、高僧传、广弘明集、辨正录、忠义
传、冥报记、苦报记、唐书旧史、文馆辞丛林等书)

发表评论】【本地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返回首页】【关闭窗口
分享到:

本站服务

·宝宝起名取名申请>> ·个人改名更名申请>> ·公司起名取名申请>> ·产品品牌命名申请>> ·品牌设计服务申请>>
起名咨询热线:029-88218999 88225659  专家咨询QQ:512919588 770569593 843617672  MSN咨询:mingdon168@hotmail.com

相关文章

关于名道 | 专家团队 | 为什么选择名道 | 我们的客户 | 起名套餐 | 起名流程 | 服务价格 | 起名申请 | 名道公告 | 客户空间 | 客服中心 | 帮助中心 | 支付中心| 联系我们
起名咨询:029-88218999 88225659 值班电话:029-81582278 传真:029-88225659 手机咨询:13363908099 办公地址:西安市西高新太白南路新一代国际公寓C座2502室
工商注册号:6101012434278 税务登记证号:610113797475846 陕ICP备05000577号
中华起名网 2002-2008 bjname.com 西安名道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隐私保护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
备案号:XA11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