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有寺庙吗?”
坚赞诺布说:“有啊。是扎什伦布。”
1994年9月,扎什伦布寺高僧嘎钦·边巴以普通人身份到桑吉卓玛家做客,发现他在观湖时所看到的藏文字母“扎”,正是索朗扎巴名字中的一个字母。嘎钦·边巴俯身看坚赞诺布,坚赞诺布竟对这位白须飘胸的高僧说:“我认识你。”用餐时,坚赞诺布拿过一个高僧的木碗说:“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碗,就放在扎什伦布寺里。”
高僧们大为惊讶,一致认为该男童是最具吉兆的候选灵童之一,有资格参加金瓶掣签。
金瓶掣签
1995年11月29日凌晨两点,天空繁星点点,地冻霜寒。当整个拉萨城还沉浸在睡梦中时,一队打着罗伞、幢幡,吹着佛乐的喇嘛,走出了班禅在拉萨的行宫雪林·多吉颇章。走在仪仗队前面的是两个年轻喇嘛,他们手上的托盘里,便是大名鼎鼎的金瓶。那是200多年前乾隆皇帝赐予西藏,专门用于认定大活佛转世灵童的。
77岁的西藏著名高僧波米·强巴洛卓,率领众高僧和喇嘛,站在大昭寺门前,把金瓶迎奉到主殿释迦牟尼佛像前——这是唐朝文成公主从长安带进西藏的,也是现存于世的唯一一座由释迦牟尼本人开光的等身像。在释迦牟尼像前,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大活佛转世灵童,是从乾隆皇帝时期正式设立的制度。
凌晨5点,掣签仪式开始。在面对释迦牟尼佛像的方向,安放了一把藏式大沙发,督察金瓶掣签仪式的国务院代表、国务委员罗干,国务院特派专员、西藏自治区主席江村罗布和国务院特派专员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一一落座。西藏党政领导坐在主殿左边, 44名佛教界高僧大德坐在主殿右边。1000多名各界代表在大殿内就座,我们新闻记者也在其中。 [本文共有 19 页,当前是第 7 页] <<上一页 下一页>> |